推广 热搜: 教育  家庭  学习  教育资讯  幼教  家庭教育  初中  高中  小学  家庭教育帮 

陪孩子多的可能不是“好母亲”

   日期:2024-09-09     来源:www.tiantaiwang.com    浏览:536    
文章简介:对于陪孩子这个问题,我觉得第一不要太具象了,不要觉得坐在孩子身边就叫陪。只须孩子每天能见到父母,和爸爸妈妈关系好,就觉得这是好的伴随。

对于陪孩子这个问题,我觉得第一不要太具象了,不要觉得坐在孩子身边就叫陪。只须孩子每天能见到父母,和爸爸妈妈关系好,就觉得这是好的伴随。这是误读。

继“拼爹”之后,“拼妈”一词又浮出水面。

替孩子做手工作业、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机构、组织同学间的聚会,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……“拼妈”到底拼的是什么?记者为此专访了教育专家尹建莉女性。

“拼妈”的核心是比拼教育理念

记者:有人说,“拼妈”就是比拼母亲的个人素质,母亲的个人素质越高,孩子越容易成才。对此你如何看?你觉得“拼妈”应该比拼什么?

尹建莉:“拼妈”是继“拼爹”之后出现的一个新定义。“拼爹”指的是比拼权力和资金,譬如为孩子安排工作或办一些事情是贬义词。而在我看来, “拼妈”则有关子女的教育和进步,有关子女的幸福感,因此是尤为重要的。所以,“拼妈”的核心应该是比拼父母的教育理念,也就是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,而非 母亲的个人学历或社会地位。

目前的父母有三种,第一种是不懂教育,也不管孩子;第二种是不懂教育,但很用心地去管孩子;还有一种是既懂教育,又用心地管孩子。在我看来, 最有破坏力的就是第二种了,即便有些母亲学历非常高,但乱管,比不管更可怕。在教育上,一个高学历的破坏者,其破坏性非常可能比没学历的父母还大。

记者:现在的社会上,一些母亲替孩子做手工作业、带孩子参加各种培训机构、组织同学间的聚会,甚至帮老师发表论文……对于这类“拼妈”行为你如何看?

尹建莉:并非母亲动手参与了,就叫“拼妈”,这要看具体状况。有的行为是积极的或者说是可取的,譬如,组织同学间的聚会,可以帮助孩子打造社交圈子,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。但,替孩子做手工作业显然是出于母亲的一种虚荣心,母亲可以帮助或启发孩子做手工作业,而不必出于要得到表彰的目的替孩子代劳。至于帮老师发表论文,这就又回到了“拼爹”的套路上,无非是凭着我们的权力来做事,想以此巴结老师,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些好处。如此的做法是不可 取的。

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是尊重孩子

记者:那样你觉得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原则是什么?

尹建莉:家庭教育的第一原则就是尊重孩子,给孩子自由。自由和尊重是一个硬币的两面。所谓尊重孩子,不是说不打骂就是尊重了,而是在父母和孩子 的建议发生冲突时,父母能认真地体悟、理解孩子的感觉及需要,只须不是大是大非的问题,父母都要尽量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,尊重孩子的选择。

记者:要做到尊重孩子,应该从哪儿入手?

尹建莉:说起来,要尊重孩子的道理每一个父母都了解,但真的做起来非常难。我过去在网上出过如此一道测试:某个周末,在两个不一样的家庭里,两个孩子分别在电脑前打游戏。到中午时分,母亲叫孩子一块吃饭,可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中。一位母亲看孩子兴致正浓,就盛了一碗饭,再夹了些菜,放在电脑旁,然后自己去吃饭了。另一位母亲,大声喊了孩子好几遍,看孩子毫无反应,就生气地自己去吃饭了,剩下孩子一个人饿着肚子。对于这道测试,有大约六七成的母亲

都选择了第二位母亲的做法。而在我看来,尊重孩子,正是体目前如此的细节中。假如你连孩子周末打游戏都不可以给予肯定的自主权,那样何谈尊重孩子呢?我感觉那些一直认为孩子叛逆的父母,总是是不尊重孩子、不关注孩子的自主选择,只在乎自己感受的父母。这类父母对孩子限制太多,是真的“叛逆”的父母。家庭教 育的成功与否,正是体目前对细节的处置水平上。

多陪孩子可能不是“好母亲”

记者:大家身边常常有如此的母亲,她们为了多一些时间陪孩子而离职回家,你觉得多陪孩子的母亲就是“好母亲”吗?

尹建莉:对于陪孩子这个问题,我觉得第一不要太具象了,不要觉得坐在孩子身边就叫陪。只须孩子每天能见到父母,和爸爸妈妈关系好,就觉得这是好的 伴随。这是误读。第二,水平重于数目,和孩子相处时间固然要紧,但并非越长越好。陪孩子要放在 “用心”上,而不是在“用力”上。有些父母把“陪”理解成处处看管着孩子,包含写作业也要坐在边上。其实,父母陪孩子学习的时间越长,饰演的角色越接近监工。而孩子从骨子里是不喜欢一个监工的,他最多表面上暂时屈从于母亲,内心却并不想听母亲的话。所以说,陪孩子写作业,不是在培养孩子的好习惯,而是在瓦 解好习惯,是对儿童自制力的日渐磨损。

记者:你说过“不管”比“管”好,如何理解这句话?

尹建莉:“不管”绝不是对孩子漠不关心,不闻不问,而是一种方法,以不管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。譬如,从我女儿上小学之后,我就有意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,所以我不陪孩子写作业,也不检查她的作业,甚至看着她忘了写作业也不去提醒。这表面上是不作为,事实上则培养了孩子的自觉意识,让她对我们的作业负责。我认识一个男生,大三了,门门功课不及格,到最后索性连考场都不进,天天除去吃饭睡觉,就是打电脑游戏。他母亲从外地来看他,跟我诉苦。

我一问,这位母亲也是位教师,以前对儿子的学习实行严防死守,儿子功课还很好,考上了大学。但一离开母亲的视线,他立刻就不了解该干什么了。这个孩子就是 典型的被父母管得太多,没自主意识了。

不要期待培养“完美孩子”

记者:有些母亲把所有些精力都用在孩子身上,从而也给自己带来了非常大的重压。

尹建莉:是如此。我见过一位当大夫的母亲,有个健康可爱的儿子。有一天,她儿子在学校里时,不小心把脸划了一下,并不紧急,或许会落一个浅浅的小疤。这位母亲简直快要崩溃了,她感觉这是个天大的事。她的这种心理其实才是个问题。还有一位母亲由于儿子考了95分,没达到她理想中的100分,就 对孩子横加责备,她常常说的一句话是:“我允许孩子不会做题,但不可以容许孩子粗心,他明明是会做的呀。 ”这位父母没意识到她是多么苛刻啊。这类母亲的问题都在于过分关注孩子,期望把孩子培培养“完美孩子”,不容许孩子有缺点和错误。

记者:作为母亲,你对女儿最大的期望是什么?

尹建莉:我对女儿的期望就两个,一个是她能自力更生,另一个就是她能有幸福感。我相信不少父母跟我的想法都差不多,都不苛求孩子成名成家,只须 孩子一生幸福就能了。但也有一些父母的做法,总是是跟他们的看法离别的,他们总是因为太多地考虑孩子将来的 “销路”而没考虑孩子的幸福感。最典型的就是当下有些父母为了成绩、为了择校而剥夺了孩子的自主选择,不给孩子玩耍的时间,不允许他们有我们的快乐和享 受。但,假如一个孩子被逼着考上了大学,却一点都不想学习,也不幸福,那父母最后收成的又是什么呢?

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

记者:那样如何才能提升母亲的教育水平,你能给出一些建议吗?

尹建莉:第一我想说,在当今这个年代,母亲们不可以安于近况,必须要不断学习,与时俱进。或许有人会问:我妈没多少文化,不是也把我养大了吗?

但年代不同了,父母的文化程度常见提升,科技进步也突飞猛进,假如不学习,不加大主动教育的意识,就会落后,就会被淘汰。第二,关于如何学习,我觉得有

三个渠道:1、看书。应该多看教育类的书本,由于其中不乏一流的教育理念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学起来比较便捷。2、多向周围出色的父母学习。特别是那些孩子

已经长大成人、在各方面都表现突出的父母,更应该认真地向他们请教家教之道。3、深思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方法、相处问题。教育全在细节中,大的目的及理论大

家都了解得差不多,重点是细节的处置水平。当遇见孩子出现问题时,不要指责孩子,而应该反问我们的教育办法是不是过于粗糙、是不是过于简单,从而不断修正,这 样才能提升我们的教育水平。

 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